相关问答
1、一般情况下属未成立合同,单方签字对方未认可的该合同无效。但在当事一方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另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中的主要义务,且持有已履行义...
在日常生活和交易往来中,由于交易双方的习惯或法律意识浅薄的原因,合同签署过程不尽完善,甚至可能出现合同没有签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合同上签字,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的最主要方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一般情况下,签字后合同就能产生法律效力。我国法律规定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因此盖章也会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所以,合同不签字,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可以生效的。
对于签假名字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该行为的原因、目的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综合进行判断,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签合同时用假名字是为了欺诈对方,有不正当的目的,那么,一般认为合同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 比如,在实践中,当事人选择签合同时用假名字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这时候合同双方已经将主要义务履行完毕,那么一般认为合同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签合同时用假名字是为了欺诈对方,有不正当的目的,那么,一般认为合同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还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合同有效,签字与按手印有同等法律效力。 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 如何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1、合同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正反面,确认其真实身份及行为能力。 2、合同对方为法人:查询其工商信息,并实地考察其公司情况,确定其真实性;核实订约人是否经其所在公司授权委托,查验其授权委托书、介绍信、合同书;签订合同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合同专用章。 3、合同对方为“其他组织”:对方当事人为个人合伙或个人独资企业,核对营业执照登记事项与其介绍情况是否一致;由合伙人及独资企业经办人签字盖章。 4、合同对方除加盖公章、私章外,建议签署对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的名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1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703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