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请求权和抗辩权为对立关系; 1、抗辩权的存在是以请求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没有请求权就没有对应的抗辩权; 2、同时两者是相对的,无法在同一诉讼...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1.定义不同: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对抗的内容不同。抗辩的对抗内容体现在:对方的权利未发生,或者对方的权利虽然曾经发生过,但已因某种事由而消灭。而抗辩权是请求权的对抗权,其对抗内容体现在:虽然对方的请求权存在,但是自己依据抗辩权享有拒绝给付的权利。例如,在无先后履行顺序的合同中,双方的履行请求权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时均已产生,但是任何一方可以依据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对方未为履行之前,拒绝为相应的给付。 2、在是否需要当事人自行主张方面不同。诉讼中,事实抗辩无需当事人主张,法官可以主动援引。而抗辩权需要当事人自行主张,法官不可主动援引。正因为如此,德国民法学界才用“需要主张的抗辩”和“无需主张的抗辩”两个术语来概括抗辩权和事实抗辩,从而将二者很好地区分开来。
1、抗辩权抗辩权指权利人用以对抗他人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的作用在于防御,而不在于攻击,因此必须有他人的请求,始有行使抗辩权的可能,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抗辩权与请求权居于对立地位。但有抗辩权时,并非请求权不存在或者没有根据。 抗辩权具有如下特征: (1)主要针对请求权; (2)效力在于阻止请求权,从而可以拒绝履行义务; (3)并非否定相对人的请求权,并非变更或者消灭相对人的权利(与形成权不同)。 2、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的权利人不能对权利客体直接支配,必须通过义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才能实现其权利。请求权是联系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纽带。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与程序法上的请求权联系在一起。 请求权具有如下特征: (1)权利利益须通过义务人的给付方能实现; (2)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不是支配; (3)权利效力上不具有排他性。例如同一客体上可以存在两个不相容的请求权,例如二重买卖; (4)权利效力上具有平等性。
相对于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英美法系也有保护先履行义务方的规定,只是称之为预期违约制度,两者的不同在于:(1)两者的适应范围不同。不安抗辩权只有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且只有合同约定的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合同约定的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危险时才能适用。而预期违约与合同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先后无关,与哪方合同当事人有权提出救济也无关,更有利于全面保护当事人利益。由此来说,不安抗辩权比预期违约制度的适用范围要小。(2)两者所依据的理由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可依据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订阅合同之后明显减少,即对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恶化,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之危险为理由。而预期违约所依据的理由既有与上述行使不安抗辩权所依据的理由相近的部分,也有诸如对方当事人明示不予履行合同义务及对方商业信用不佳等理由。(3)两者的法律救济方法不同。在不安抗辩权制度中,如果合同订立之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只能先中止合同的履行,通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提供履行合同义务的充分保证,待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情况下,合同约定先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而在预期违约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8人已浏览
462人已浏览
463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