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除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行政事实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害的行政人员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以事实行为是否涉及强制权力的运用行政事实行为的种类可分为: 1.权力性事实行为: a.行政检查行为; b.行政即时强制(如对人身或财产的直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农业法》第六十一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指导、组织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基地和改良天然草原。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三大特征。 1.权力性事实行为,包括行政检查行为,行政即时强制行为; 2.非权力性事实行为:资讯处理行为;对执法过程中所搜集证据材料的处理,有关档案的收发、管理等;作出决定后的非权力性实施行为,如颁奖行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行为,如道路养护、桥梁维修等; 3、执行性行为,如:工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 4、即时性行政行为,如:拖走抛锚的车辆;清理横倒在公路上的树木,以保证公路交通顺畅。 5、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如:行政指导行为,对优质产品的推荐,某种商品的价格预测等。
一、以事实行为是否涉及强制权力的运用可分为: 1.权力性事实行为: a.行政检查行为; b.行政即时强制(如对人身或财产的直接作用,见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 2.非权力性事实行为: a.资讯处理行为; b.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所搜集的各种证据材料的处置,有关档案的收发、管理等; c.作出决定后的非权力性实施行为:如行政奖励决定作出后的奖励行为; d.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行为。 如:1)道路养护;2)桥梁维修;3)公共工程的建设。 二、以事实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 1.独立的事实行为(具有独立的法律意义); 2.补充性的事实行为(又称执行性行为,不具有独立的法律意义)。 如:工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 三、即时性行政行为(具有临时性、紧急性的特征,其行为式样由行政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裁量决定) 如:1)拖走抛锚的车辆;2)清理横倒在公路上的树木,以保证公路交通顺畅。 四、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支配性最弱): 如:行政指导行为,对优质产品的推荐,某种商品的价格预测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1,238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