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案件采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
劳动仲裁程序时间通常为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延期最多不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法院起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程序是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首先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对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然后,公安机关对立案的案件进行调查;然后,提交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
速裁程序一般需要10天。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一般10日以内审结,但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的条件既有积极条件(肯定性条件),也有消极条件(否定性条件)。积极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大类。客观条件包括: (1)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案件适用范围为: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诈骗、抢夺、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毒品犯罪、行贿犯罪、在公共场所实施的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情节较轻,依法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单处罚金的案件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主观条件包括: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没有异议 (2)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 消极性的条件包括: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议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 (4)被告人对量刑建议没有异议但经审查认为量刑建议不当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就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严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累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定从重情节 (8)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7人已浏览
870人已浏览
765人已浏览
5,3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