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明确规定需要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的情形有: 1、商业借款合同; 2、6个月以上的长期租赁合同; 3、融资租赁合同; 4、建设工程合同、...
1、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 2、要约被拒绝的。 3、承诺期限届满未作出承诺的。 4、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此处要约的到达是指要约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签订的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合同意思表示虚假、恶意串通、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等。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 2、要约被拒绝的。 3、承诺期限届满未作出承诺的。 4、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此处要约的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
1.签署过空白或者单方劳动合同的情形 2.劳动者没有证据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情形 3.超过时效的情形 在北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区仲裁委或者法院开始实行双倍工资时效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超过了1年,那么就认为过了仲裁时效,不能得到双倍工资,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应该以离职的时间作为仲裁时效的起算点,否则就出现了某个公司一年不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支付双倍工资,而两年或者三年不签订劳动合同反而就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约违法越获利的情形,明显不符合法律精神和公平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只能顺应法院的习惯做法。在这个情形下,一般很难拿到经济赔偿。4。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