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医疗事故报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后,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2.收集、保管好医疗事故相关原始资料,防止涂改、伪造和...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二)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三)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四)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1)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调解;(2)调解不成的,医患双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材料,封存相关医疗用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材料。经过调查研究,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3)协商不成的,建议患者或家属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单位应当根据鉴定结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处理。(4)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不是必要的程序,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二)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三)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四)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498人已浏览
7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