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 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数额较大。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构成的绝对值范围。应比照职务侵占罪的入刑标准,即逃避或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构成“数额较大”,应予追诉。(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认定构成的几种情形: 1、劳动行政部门即各级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向用人单位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仲裁不论是否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均构成。 3、各级法院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民事判决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判决书已生效或虽因劳动者提起上诉而没生效但用人单位没有提起上诉的。 4、各级信访机关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批转文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5、具体来说是行为人采取了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达到故意不支付的目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侵犯财产类型的犯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属于侵犯财产罪中的一个罪名,用人单位侵犯的是劳动者的财产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1,7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