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电动三轮车属于汽车的范畴。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电动三轮车由汽车处理。2、电动三轮车的性质是汽车,但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说的...
认定医疗事故是非常严肃的事,必须坚持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国家对首先注意定性,原来的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的划分已无实际意义。统称为医疗事故。根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而“非机动车”则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从法定概念上比较,“机动车”包括了以机械和电能在内的所有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的轮式车辆,因此可以涵盖电动三轮车的情况。而电动三轮车的情况不属于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因此电动三轮车应该属于机动车。
是否属于机动车辆,不需要作什么鉴定,交警在现场勘察时即可查出。现在电动两轮车分电动自行车(电自)电动摩托车(电摩),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管理条例。根据《公安部令第104号》第37的规定,交警有权委托第三方对事故车进行鉴定。因此,可以向交警提出申请,要求对该电动车进行车辆属性鉴定。根据《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纯正的电动自行车的时速在20以内,整车质量在40以内。而那些时速大于50的,是电动摩托车;时速在20~50之间,或者整车质量在40以上但时速不大于50的,是轻便电动摩托车。这两者都是机动车。根据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B7258)相关规定进行认定,如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和摩托车(机动车)的区别。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于摩托车的定义其中写到: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为摩托车,但其中并不包括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每小时20公里,具有人力骑行功能,且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电动机额定功率等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两轮车辆。
根据最新《》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第六款中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范围,将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都纳入了工伤认定范围,也就是将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也纳入到工伤认定的范围。同时还规定有一个限制性条件“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能认定为工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