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应到卫生局或有关部门去起诉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手续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应办理以下手续: (一)填写“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 (二)提交有关资料...
1、及时保留证据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及时保留证据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2、处理过程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防止病程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会主动提出尸体解剖,如果没有,病人家属应提醒。然后主管部门会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会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3、处理后果 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一般医院都有医疗投诉办公室,可以向其反应,如其搪塞,应要求见医院领导。 4、医院会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 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可向医院所属的区医学会申请,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6、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误诊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临床上只要有诊断,就可能有误诊发生。误诊现象始终伴随着诊断的全过程。误诊既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对误诊做出法律评价,是医学法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误诊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呢?不能简单的做出是或否的回答,应当按照是否具备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来判定。无过错的误诊,无论是否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后果,都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导致误治,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了患者暂时性机体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疾病的共性、药物作用的复杂性,一些有过错的误诊没有导致误治,患者没有损害后果,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如下举证责任:第一,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二,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 因此,如果你们就本案起诉到法院,医疗机构应该提供上述材料,即本案举证责任倒置。
建议直接和院方协商赔偿,如协商不成应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起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3种途径来解决: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2.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向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诉讼。 患者如果是住院病人,可以找医院医务科,如果是门诊病人,可以找门诊办公室,先和医院协商一下,看看医院对此是什么态度,你也要先计算相关的赔偿额度,要注意一定有法律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鉴定,鉴定结论做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院应承担何种责任后,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1条规定计算赔偿额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6人已浏览
406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