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过失犯罪是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的,各人应对本人的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所称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承认有过失共犯。...
不存在,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能,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失犯罪的间接正犯是存在的,对于过失犯罪是属于间接正犯,而且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判断。间接正犯的种类包括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2)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3)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 4)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5)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6)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 7)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8)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 9)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
共同犯罪不存在共同过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以共同犯罪定罪处罚。因为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不属于共同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