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侵害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的...
包庇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主要条件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是直接故意; 3、客体条件是侵犯国家正常刑事诉讼; 4、客观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3)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4)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包庇罪的条件包括: 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3、对象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起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4、客观上,行为人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他们逃跑或伪造证据。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法律上对贪污罪的判决标准和量刑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贪污罪的犯罪事实必须由司法机关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另外,对于贪污罪的司法判决情况应当结合对当事人的犯罪事实的认定进行合法的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6人已浏览
559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