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现在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工的,因为3月(含3月)之前没有缴费,按国家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必须要有档案材料证明。...
没有档案可以办理退休,但不能确认视同缴费年限。劳动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数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数据库有记载,如果没有视同缴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来计算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动部发(1999)8号]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对职工的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的是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两者出现冲突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如果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也就是说你在退休之前,是可以享受到这个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是可以计算成为过渡性养老金的,那么如果说你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意味着你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这种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但是又无法提供有效个人档案的人群来讲,那么实际上它的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就不能够被认定了,所以说,只能够按照自己实际养老保险的一个实际缴费年限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个人档案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事档案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保险的前提和基础。1,人事档案在我国现在社保体系中起的作用并不直接,只是起到一个验证社保享受者实际情况的佐证作用。如果登记的社保材料齐全,基本不需要档案。如果材料不全,档案可以作为一个证明。2,办理参保事宜时不需要查看本人档案,但并不代表档案就没有作用。除了在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单位到社保有关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时,需要提交职工档案,在办理社保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查实的个人情况,也需要通过个人档案来进行核实。二,退休养老金的领取程序:劳动保障机构首先要确定退休人员的档案是否移交市、区社保局,确定后,由劳动事务保障所的工作人员查阅退休者档案,核对退休人员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的时间、缴费年限、退休时间将以《退休人员待遇审批表》为准。三,特别提醒:办理养老金领取,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8人已浏览
522人已浏览
879人已浏览
1,2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