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直接负...
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低年级小学生上下学和幼儿入园(所)、离园(所)交接制度。幼儿入园(所)或者离园(所),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与幼儿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学校应当依法接收适龄儿童、少年及时入学,不得责令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转学、退学;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不得以停课、劝退等方式剥夺或者变相剥夺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对旷课、逃学、辍学的未成年学生,学校或者父母以及其他应当规劝其返校上课;对有品行缺陷、学习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耐心、帮助。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其复学、升学与其他未成年人享受同等权利,学校不得歧视。
各级人民政府及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鼓励、支持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兴办公益性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培养、教育未成年人进行指导。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二)虐待、遗弃、拐卖未成年人以及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三)允许、强迫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非法务工、经商或者卖艺、乞讨;(四)允许、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其订立婚约;(五)歧视、虐待、伤害、遗弃女性未成年人、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和未成年的继子女、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六)对有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拒绝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七)其他危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1,093人已浏览
700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