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在现场的,还要看他是否参与了其他共同犯罪行为,比如是否参与了共谋、准备工具等等。 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
有用。诈骗罪双方私底下协商出具谅解书拿到法庭上,有法律效力。返还诈骗所得取得被害人谅解,是认罪态度好的表现之一,在法院庭审实例中是可以酌情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嫌诈骗罪,如果数额不超过三万元,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退赃,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 判缓刑的条件如下: 第一,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犯罪情节轻微。 第三,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公诉权在人民检察院,即使被害人谅解也只能酌定从轻处理。关于具体量刑,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判刑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涉嫌数额,一般情况诈骗七千元以上构成犯罪判三年以下,七万以上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五十万以上处十年以上。其中,如果数额不够七万判三年以下,情节较轻,得到被害人谅解,可以判处缓刑。
谅解书的目的和作用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可以(而不是必须)做从轻考虑,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免除刑罚的效果,故检察机关仍然会继续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3人已浏览
520人已浏览
481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