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谅解书的目的和作用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可以(而不是必须)做从轻考虑,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免除刑罚的效果,故检察机关仍然会继续追究对方刑事责...
1、涉嫌说明办案机关已经有证据了,是主犯还是从犯要由证据定,而对于证据材料中证明的具体行为细节,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会从指控的角度进行法律属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公诉权在人民检察院,即使被害人谅解也只能酌定从轻处理。关于具体量刑,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判刑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涉嫌数额,一般情况诈骗七千元以上构成犯罪判三年以下,七万以上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五十万以上处十年以上。其中,如果数额不够七万判三年以下,情节较轻,得到被害人谅解,可以判处缓刑。
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即可。受害人的谅解很重要,属于直接影响到对罪犯的判罪量刑的一个方面,说明犯罪的社会后果和影响小了。由于该案犯能主动自首,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还赃款,并得到受害人谅解,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不在现场的,还要看他是否参与了其他共同犯罪行为,比如是否参与了共谋、准备工具等等。 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及时”向办案机关简明、扼要、有理、有据、有力地说清楚--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辩护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这需要一定的刑事法律素养和辩护语言技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5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2,371人已浏览
1,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