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一般的法律程序,提交了案件到预审科,经过取证、分析,大概两个月到四个月左右就会开庭审理。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
一般的法律程序,提交了案件到预审科,经过取证、分析,大概2个月到4个月左右就会开庭审理。《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长37天,如果超过,则涉嫌犯罪,建议委托律师辩护,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法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缓刑的辩护,维护被告的最大利益。
一般不可以,刑事案件是国家公诉,受害人没有权利决定是否撤案,除非是公安机关认为不够成犯罪,否则案件不会轻易撤销。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经过侦査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才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标志此案己不成立。《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其实,确认是危险犯的话,那么当事人也不是什么犯罪非既遂状态,因为犯罪嫌疑人已经实施了某个犯罪行为,这个犯罪行为已经足可以给社会不特定群体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了。但一般的非既遂形态,可能危害结果还没有形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1,253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