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是因遭受人身损害而减少的收入,与受害者是否退休无关。误工费应按因你住院而实际损失的工资总额计算。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
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后,仍继续参加工作而造成其人身损害时,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误工费赔偿。但是如果退休人员退休后就闲赋在家,那么就不会有关于误工方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退休人员受到伤害,是否能主张误工费损失赔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退休人员退休后又被聘用、返聘到用人单位工作或从事个体或私营企业经营的,受到伤害后应当可以就实际损失主张误工费;如果退休人员退休后没有被聘用、返聘到用人单位工作或从事个体或私营企业经营的,原则按第一种意见处理,不能主张误工费。主要理由是: 一、误工费是可以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等主观利益损失量化计算的损失,是受害人实际发生的损失,因此,也是属于具体损失。实际生活中,退休人员退休后被聘用、返聘到用人单位工作或从事个体或私营企业经营,从而取得退休费用以外其他收入的并非个别现象。司法实践对现实生活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退休人员接受用人单位有聘用、返聘,也没有禁止退休人员从事个体或私营企业的经营。根据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之的法理,退休人员是可以接受用人单位有聘用、返聘或从事个体或私营企业经营的。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3条也规定,对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其聘用协议可以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一些地方的规范性文件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是否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请示的复函》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办理过退休手续的人员,不具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聘用离退休人员,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其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
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遭受人身损害时就不能主张误工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你父亲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虽然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但他在发生交通事故前具有劳动能力,现在因为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工作、收入受到损失的,即使年龄在60岁以上,也可以酌情计算误工费。
1、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2、只要受害人有证据证明其在上班,有经济收入,就可以在赔偿时主张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实际减少的收入,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受到损害后,工资并不会扣发或全部扣发,对其来讲,不存在或者不存在全部的误工损失,没有必要赔偿误工费或只赔偿扣发部分的损失,这与侵权法填补损失的功能相符。退休职工不需要上班也会发退休金,故不存在实际损失,也就不存在误工费。 3、非退休职工没有退休金的超过60岁的老人有无误工费一说?一般也没有。误工费是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的,不管其有无工作。我国一般把60岁(不分男女)退休年龄作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界限(侵权造成残疾和死亡案中也把此年龄作为被抚养成年人获取抚养费的年龄界限),故超过60岁一般没有误工费。如60多岁的老人确有证据证明还在工作(很多农民工是这样的),则要给予适当的补偿,但在数额上要综合考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4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