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两违建筑处置(1)属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应结合城中村、小屋区改造等统一规划,统一拆除或部分拆除(...
行政处罚的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公正公开的原则。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享有更多的主动权,比如处置权、处方权等。但是医患双方关系在本质上是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处于平等地位。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应当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2、就公开、公平、公正三者而言,公开是公正的保障、公正是公平的基础。 3、公平首先体现在医患双方在处理过程中的地位平等,任何一方没有额外的特权。其次,体现在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例如条例赋予了医疗机构予以诸如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特定资料的保管权,同时也规定了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所应承担的医疗事故责任。再者,在适用法律上必须体现公平。不能针对同一个争议事实对医患双方适用不同的法律。公正适用法律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5、程序上的公正是保证实体公正的前提,在医疗事故处理中,程序公正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组成以及鉴定专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等程序规定,目的是保证专家可以不受外部干扰,客观地进行鉴定。 6、通过随机抽取这种程序机制达到公正鉴定进而公正处理的目的。实体上的公正,就是证据适用和法律适用的公正。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搜集证据,并在证据的基础上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条款。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正确处理。公开尽管是形式上的要求,但具有实质上的意义。按照法制原则,内部的规定不能调整外部的法律行为。 7、也就是说,内部规定、文件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判案和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在处理争议时,要采取公开的方式,即公开程序、证据内容、适用的法律。
根据国家要求,非法集资善后处置工作的主体是案发地人民政府。沈阳市为最大限度减少集资群众的损失,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成立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金融办。原则上依据国务院第247号令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简单说,就是参与非法集资“责任自负、风险自担、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代偿”。
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指在企业改革中,按照产权清晰的要求,对企业一直占有使用的过去通去划拨的方式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处置,来明确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有以下几种方式:土地出让、土地租凭、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保留划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3,544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