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职工被认定工伤后,因要求进行伤残登记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的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一、行政争议处理:有关单位个人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或者工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 2、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5、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 6、《工伤认定办法》第三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首先工伤劳动纠纷应该在发生工伤后首先去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卡、工资签收表、同事证明等等)以及由初次治疗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资料。之后医疗终结伤情稳定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以及申请停工留薪期确定停工留薪期间,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支付。其他工伤赔偿待遇根据伤残等级以及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确定具体金额。协商赔偿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般先组织双方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仲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4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53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