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利益。是按照合约合法的利益。 2、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依合同取得财产对方交付的财产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授权,向法院起诉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特定他人利益的活动,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另一种观点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有权向法院起诉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院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8年3月2日实施,明确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 1、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上述机关和组织或者上述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2、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后者称为一般公益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5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4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