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院是劳动局下属事业单位。 主要处理因...
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当提交书面劳动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该条款,当事人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否则将失去诉权。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当事人必须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天内执行裁决,否则裁决将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裁决书确有错误,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纠正。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定不予执行,然后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重新仲裁。 因此,当事人如果在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作出后15天内没有起诉,将失去诉权,裁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但如果裁决书确有错误,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诉或申请重新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有问题,建议及时处理,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前置,应先经过劳动仲裁,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才可诉诸法院,或者劳动仲裁部门下达不予受理决定书的,才可起诉。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受理后归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因此,适用的是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范,但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较,稍有不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审查的对象不是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裁决的对错,不对仲裁裁决正确与否置评,不像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法院对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有权依据自己查明的事实并依据法律规定作出采纳与否的表决。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也就是必须先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能起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规定很明确,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