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首是《刑法》规定的法定减刑情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逃逸是逃逸,自首是自首,在交通肇事后,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逃离现场,其逃逸的行为已经完成,故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是不存在问题的。至于你的自首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交通肇事的逃逸处罚是,未构成重伤的处2000元以内的罚款,并处行政拘留15日,如逃逸致对方重伤(要司法鉴定部门鉴定)那就构罪了交通肇事罪,要判刑的,交通肇事罪的处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所以,撞人逃逸自首,情节严重的,可以考虑减轻责任,但还是会坐牢的。
酒驾撞死人,按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一人死亡或者使得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判处肇事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首先要看逃逸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然后分析自首行为,分别分析逃逸行为和自首行为。逃逸如果是量刑情节,会从重处罚,自首会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