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签订合同时,工人应首先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人应当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说明工作的内容和地点,明确劳动报酬,避免口头协议,如标准工...
劳动合同书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所有制)_______________法定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了解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无论是初入社会加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换工作后进入另一家公司的老司机,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先说签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劳动合同必须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2、劳动合同必须有甲方(公司)和乙方(员工)的相关信息。公司信息包括:公司全称、注册/通讯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个人信息包括: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地址、联系电话。3、劳动合同必须注明合同的起止日期。如果有试用期,试用期也包含在合同期内。试用期有以下规定: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劳动合同或合同附件应注明入职后的工作内容和地点。一些企业的工作内容是另附《岗位说明书》的形式,该说明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也具有法律效力。5、劳动合同或合同附件应注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可以以公司规章制度的形式写明,也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只要不与法律法规冲突,也有法律效力。6、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劳动报酬有的公司直接在劳动合同上写明,有的公司以录取通知书的形式补充,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社会保险通常被称为五险一金。因为涉及购买比例,基本不会在合同中详细注明。正式做法会给员工另一份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和比例确认表。对于工作时间、休假安排、工资、保险,童鞋入职前一定要问清楚HR,入职当天不要问,然后发现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以免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7、不要签空白合同。空白合同是指企业为了应对检查,拿出空白合同,先让劳动者签字.按手印,走过场,劳动者也不把合同当回事,有些合同甚至没有盖章。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种合同无效,劳动者维权成本高。八、拒签违法内容。有些合同规定了非法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子。因工伤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合同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绝签字。9、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应保管一份。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发生时,劳资双方可以出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证明。处理工伤事故时,劳动者手头没有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被拒绝的案件不少。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将两份合同全部收走,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单位可以不承认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平等自愿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地位平等,应以平等身份签订劳动合同。自愿是指签订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本人的意愿,不得采取强加于人和欺诈、威胁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协商一致是指劳动合同的条款必须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签订劳动合同。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有些合同规定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子女;因工负伤协议“工伤自理”,甚至签订了生死合同等显失公平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这类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就成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 第三,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同时,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内容,这是履行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除此以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协商约定其他条款。劳动合同期限有三种形式,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三种形式。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有明确的终止日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以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为合同期限,也是有固定期限的一种特殊形式。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但必须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终止或者变更合同的条件。“工作内容”主要指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的数量或指标。由于《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工作内容”的规定要与同岗、同工种的职工完成的任务相同。 第四,既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又要结合实际。签订劳动合同偏离法律、行政法规,可能产生无效合同,但又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抄法律、行政法规,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特别要注意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留有余地的地方。 第五,合同内容可简可繁。法规没有具体规定或者允许当事人变通的内容,特别是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就应当规定得详细一些。 第六,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它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能够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语言表达和用词上必须通俗易懂,尽量写明确,以免发生争议。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7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8,6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