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规定执行异议之诉诉讼费标准:(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
对异议的提出,无论是由哪类主体、针对哪类事由提出,均不得收费。也就是说案外人执行异议案件诉讼费标准收取是不用收费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法院必须在收到当事人执行异议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内以裁定书的形式回复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违法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二十七条案外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目标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目标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和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违法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行政救济包括行政机关的救济(行政复议)和司法机关的救济(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1、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 2、都是国家为行政相对人提供的救济手段; 3、当事人类型基本相同(原告或申请人必须是行政相对人,被告或被申请人必须是行政主体,第三人基本类似); 4、两者在程序衔接上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复议前置、选择复议、终局复议)。 (二)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本质上属于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是司法活动); 2、审理机关不同(复议机关,人民法院); 3、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不同(全面审查,仅限于合法性审查); 4、审理方式不同(书面审查,开庭审理); 5、审级不同(一级复议原则,两审终审制); 6、法律效力不同(不服复议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终审后必须执行)。 此外,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在当事人称谓、法定期限、受案范围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1)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可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依照案外人主张实体权利的标的物价值,按财产案件计收案件受理费。 (2)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对无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规定免交、减交情形的,按非财产案件收取80元案件受理费。 (3)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案件受理费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标准计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90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884人已浏览
6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