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交通事故确实造成当事人的人身伤害,如果当事人对肇事者达成的“私了”协议的内容存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
1、交通事故确实造成当事人的人身伤害,如果当事人对肇事者达成的“私了”协议的内容存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没有进行伤情认定的情况下切忌贸然‘私了’,尤其是口头‘私了’,不然很可能被后期追加赔偿,而这个伤情也可能是捏造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签署之后可避免部分麻烦。若一方告你肇事逃逸,该协议书即可作为有力证据。但是,如果“私了”之后伤者后续检查发现伤势较重,存在重大显失公平的情形,或者协议系受欺诈或在胁迫下签订的,是可申请撤销“私了”协议的
1、首先要确认是否存在交通肇事,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2、私了解决的双方车主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一般来说达成赔偿协议后(即使没有交警主持),应当认为双方对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双方不再发生争议。3、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拘留十五日以下.以及第一百零一条之规定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4、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5、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私了”后又反悔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之间自愿达成赔偿协议后,如果一方基于某种理由反悔,是否合法?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讲,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应当自觉遵守。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三是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上述三项得到满足,应当认定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各方不得随意反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3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