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民事纠纷是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就人身和财产关系等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的法律关系发生的各种纠纷。 2、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
不合理,最近发现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以查处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为名,直接插手干预一些经济纠纷案件的处理,有的甚至强行收审、扣押一方当事人做人质,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安局应对纠纷中的肇事方或过错方应视情必须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凡持械伤人或故意损坏财物者,应视情必须给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纠纷双方均有错且又均符合治安处罚条件的,必须视情分别给予处罚。治安处罚不影响对民事赔偿的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交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生效。“调解协议书”应存档备查。对不服公安派出所调解意见的,应劝导双方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 公安机关民事纠纷这样处理
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只有调解权,调解不成,提醒当事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民警介入民事纠纷强行执法不合法。 1、1989年,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号)中严令各地公安机关不得插手经济纠纷案件,更不得从中牟利。 2、《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 各地公安机关承办经济犯罪案件,必须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要正确区分诈骗、投机倒把、走私等经济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准确定性。凡属债务、合同等经济纠纷,公安机关绝对不得介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一些问题的规定》于2015年6月23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本规定的民间贷款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融资的行为。经金融监督部门批准设立的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公司,由于贷款发行等相关金融业务引起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