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租赁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 (1)租赁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租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订立原则(一)合法原则订立融资租赁合同时,必须遵守我国法律或法规,并不得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二)特批原则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2、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当事人参与租赁业务时,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4、当事人在产生,变更和消灭具体的租赁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5、等价有偿原则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经济利益。 6、双方互为给付,互有补偿。 7、取得利益与履行义务,价值上大致相等。 8、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剥夺和侵犯他方利益。 9、按损益相当原则,使受害人受偿。 10、自愿和公平原则。
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六种,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一、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二、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三、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五、遵纪守法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六、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4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