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共同犯罪中止犯罪作出司法解释。根据刑法,中止犯罪是犯罪过程的一种表现,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合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共同犯罪中各犯罪嫌疑人可按违法所得总额承担连带退赔责任,承担退赔责任超出自己违法所得的犯罪嫌疑人可向其他犯罪嫌疑人追偿。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起辅助作用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起次要作用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上。未区分主从犯,但对于作用相对较小的被告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是的。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共犯是实施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然后强烈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劝告,放弃本可以继续的犯罪,整个案件就是中止犯罪。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情减轻。但是,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一定措施,有效中断自己之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
相同的是三者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都不具备刑法规定了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犯罪未完成的原因发生的时间阶段不同 犯罪预备是在犯罪的准备阶段发生的。客观上犯罪人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犯罪未遂是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时发生的。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行为;犯罪中止是在犯罪的整个过程当中,犯罪的中止必须而且只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或者犯罪的实行过程中。如果犯罪即遂,就不能中止了。 2、发生的原因不同 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准备阶段,未能进展到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遂行为也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结果没有发生;犯罪中止行为是由于犯罪分子一直以内的原因导致结果为发生。必须是自动中止或者是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 所以对于三者的区别,大家以后可以根据以下思路进行辨析:首先,通过行为发生原因是意志以内的还是意志以外得导致来区分;其次,通过行为发生的时间阶段来进行分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