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延长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
单位申报的基数应该包括加班费 公积金申报的个人缴存基数,应该是本人在本单位上年平均工资,或者在本单位入职第一个月的工资 按《关于工资总额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用人单位遇到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加班,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归根结底是按照时薪计算的。时薪=月固定性工资÷21.75÷8,加班的再乘以1.5倍(平时)、2倍(休息日)、3倍(法定节假日)。 月工资=月正常工资+月固定性工资÷21.75÷8×平时加班小时数×1.5+月固定性工资÷21.75÷8×休息日加班小时数×2+月固定性工资÷21.75÷8×节假日加班小时数×3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7人已浏览
1,822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