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登记立案。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 (二)调查取证。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
(一)登记立案。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 (二)调查取证。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他们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使用者进行监督检查,命令支付拖欠的工资。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命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命令。3、最有效的是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提出的裁决书,向公司提出索赔,不赔偿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4、劳动仲裁不受理或仲裁不公平的,可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的判决执行。5、按照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要求公司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的100%以下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0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