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
盲人犯罪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盲人犯罪是指失去视觉的人构成的犯罪。失去视力的人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失去视力可能是疾病、损害、用药不当造成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律师处理的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当事人相对特殊,值得我们关注:残疾人。我告诉你一个数据:中国有近1亿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也就是说,平均15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这个人口和我国少数民族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值得我们关注。同时,根据残疾地点的不同,分为智力残疾人和身体残疾人。那么智力残疾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将简单谈谈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残疾程度。简单来说,首先要鉴定我们之前节目中提到的刑事责任能力,看是否构成精神病人。经鉴定,如果智力残疾达到完全无法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无刑事行为能力,则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若认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则可承担的刑事责任与普通人无异,只能在量刑时从轻或减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关键在于区分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残疾程度。
根据《刑法》第18条第4款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说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出现精神失常的情况。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判断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并不会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醉酒前应当预见并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犯罪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判断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并不会因为醉酒而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而且醉酒的人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醉酒前应当预见并可以得到控制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