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则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工...
陆上运输货物保险问题,该保险分为陆运险和陆运一切险两种,对被保险货物进行保障。陆运险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自然灾害或运输工具遭受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是一些社会保险的缴纳比例和参加对象: 1. 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8%。 2. 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纳医疗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 3. 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无需缴纳工伤保险费,而个人也不需要缴纳工伤保险费。 4. 生育保险: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2%,个人不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 5. 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各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 以上规定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为两年。同时,适用于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在申请强制执行的六个月内,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申请人在六个月内未得到执行,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上级法院可以责令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法院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和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对申请执行的期限作了普遍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时,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出副本,被告人数也需要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以及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6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