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赠与书是指赠与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从而双方签订的协议。它是一种诺成性合同,即一旦承诺即生效,不可任意撤销。那么想...
赠与合同经双方签字后成立,普通赠与合同在交付后生效,需登记的经登记后生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用。赠与协议在双方签字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赠与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赠与人做出赠与行为,受赠人表示接受并做出受赠接受行为,赠与行为生效,签订赠与合同后受赠人拒绝接受赠物,赠与行为无效,赠与合同也失效了。赠与行为没有签订书面赠与合同,但受赠人接受赠与,视为成立并生效了赠与合同,赠与行为有效。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赠与合同是双方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赠与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协议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1人已浏览
1,89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