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标题:依法应对偶然性倾销

2024-12-24
虚假宣传是非法商家在市场上惯用的策略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7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了“虚假宣传”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含义。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一章的第九条第一款中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一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具体界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如果经营者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但这种宣传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人民法院在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时,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以及被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这一司法解释将于2月1日起施行。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