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五项和第六项、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依照水、防洪、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
本市建立河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河湖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河湖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内从事以下活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辖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行政许可手续,并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逾期未能取得手续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逾期不恢复原状的,按程序强制清除,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一)围河、挖筑鱼塘、挖坑开槽、勘探或者设立线杆、线塔、无线通信塔、标识,或者建设临时性构筑物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二)设置固定停车场所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三)修路,或者修建园林小品、管理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四)河道改线、开挖人工湖泊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河湖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内依法修建的非河湖工程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运行安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河湖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的,责令及时改正。
本市建立河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河湖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排污许可时,应当考虑入河水域水功能区水质标准。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水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或者水功能区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应当及时报请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21人已浏览
664人已浏览
2,542人已浏览
7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