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简易程序诉讼费用能否减半呢做以下回答,简易程序诉讼费减半是指《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关于减半收取案件受理费的规定有三条,依次是第十五条、第...
涉嫌交通肇事罪,如果积极赔偿,并且取得受害人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取保候审措施及简易程序都是程序问题,不能说明实质问题。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这是因为,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适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即需要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一次公告就需要六十天,而我们整个简易程序的审限才三个月并且不得延长,因此种类案件不适合用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在事实认定或者诉讼程序方面存在错误,为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不适宜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该类诉讼因涉及到人数众多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因此,不适宜适用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应当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其生效裁判均确有错误或者生效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此时,从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保证案件公正审判的角度,不得再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依法应当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属于非诉讼案件,而适用简易程序只能审理诉讼案件,因此,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延期的情形 简易程序的审限应准予延长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不得延长;如果3个月内不能审结,则应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否则就视为超审限。我们认为,这种关于简易程序审限的规定过于死板,与人民法院人、财、物紧张的状况不相适应,客观上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因此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审限应准予延长,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具体理由如下:近年来,许多基层法院都在广泛适用简易程序,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简易程序得到进一步的扩大适用。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法官独自审理,应当自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下列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1。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2、案件涉及金额在2000元以下;3、属于政府信息披露案件。除前款规定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根据审判监督程序发回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违反行政管理行为,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以下处罚:1、警告;2、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有效证件,按照规定认真填写《当场处罚决定》,并当场交付。现场处罚决定必须报公安机关备案。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1,692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