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诈骗罪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不起诉: 1、有法定从宽处罚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 三、不参与分赃或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 4、被害人理解...
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却大量借钱,不构成诈骗罪,属于民事纠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贷款人完全可以在出借前对他的偿还能力进行了解,然后决定是否出借。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欺诈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欺诈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大、大、特别大。第三条规定,欺诈公私财产虽然符合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大标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行为人认罪、悔改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除刑事处罚:(1)有法定宽大处罚;(2)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赃物或者赔偿;(3)不参与赃物分配或者少赃物,不是主犯;(4)受害人理解;(5)其他情节轻微、无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