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有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及继承权等。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
家庭保护、司法保护、学习保护、社会保护四种。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岁的劳动者。”未成年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定型,正在向成熟期过渡。在安排未成年工的劳动时要注意他们的生理特点、过重的体力劳动,不良的工作体位,过度紧张的劳动。不适合的工具等都会对未成年工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护未成年工的正常发育和安全健康,除改善一般的劳动条件外,需要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等方面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所有未成年人的。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五十五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第五十六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第五十七条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2人已浏览
1,736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5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