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
购买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r贷:银行存款91889r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111r6月30日:借:应收利息300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050万元r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1000r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费用50r应收利息50r贷:银行存款1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属于资产类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的为二级科目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应收利息与实际收益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数值借/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实际利率较难计算(考试中一般题目中会告诉的),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你的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这个“实际利率”就是真正的计算你真实的投资收益的利率。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现的“插入法”计算确定(比较麻烦,要一个一个的试)。实际“投资收益”=摊余成本(第一期为实际取得时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调整科目,例如:某公司以1000元购入面值1200的五年债券,那做分录就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00贷:银行存款1000贷方要再补一个调整科目: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00,你只付了1000,表示这个科目在之后的五年内陆续付出200的利息。之后的处理是:借:应收利息XX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XX贷:投资收益每年如此,直到调整完200.同理,如果花了1400购入1200的五年债券,利息调整就记借方了,每年调整时记贷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