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陪审制度的诞生。20世纪...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陪审制度的诞生。20世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价值和功能、参审模式、参审职权等方面来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法庭组成模式。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职业法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裁判主体—合议庭,共同承担相同的审判职责。二是组成人数。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法规定,合议庭分为两种,一是3人合议庭,至少有1名职业法官;一是大合议庭,由3名职业法官和4名人民陪审员共7人组成。合议庭组成为单数。而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国家,不要求陪审员的人数为单数。三是审理方式。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共同参与全部审判活动,不区分具体的审判环节。四是所享有的审判职权。法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具有同样的职权。五是表决规则。人民陪审员作为个人,与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行使相同的审判职责,每个陪审员独立发挥作用,在表决时,每个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同等的表决权。关于大合议庭的表决则规定了两次表决,由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共同对案件事实认定进行第一次表决,然后由职业法官对法律适用进行第二次表决。两次表决均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在审理第一审案件时,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可以请人民群众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加合议庭进行审理。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了相应的规定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选出并任命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在法院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时,选择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作为审判人员,与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参加人民法院的法庭审判等活动。在作出裁判时,采用表决的方式,人民陪审员根据法律规定对有关问题发表意见或者进行表决,最终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作出裁判的司法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是审判工作充分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增强司法公信的有力保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4人已浏览
1,619人已浏览
369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