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
不可以。 一、“假一赔十”属于商家自愿做出的承诺,是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商家自己的,对不利于自己的规定,法律不会干涉。所以,如果消费者买到了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先尝试与卖家沟通,或许因为发货量等原因把顾客的订单遗漏了,如果卖家不理人或者敷衍拖延,服务态度不好,请继续下面的步骤。2、找到订单,直接申请退款,退款原因选择“缺货”,退货说明也填写类似的内容,提交退款申请。3、申请退款后,卖家即使不操作,退款也会在规定时间内退到顾客的支付宝或银行卡内。如果卖家拒绝退款,建议顾客马上申请客服介入,防止因为长时间拖延,导致自动确认后,卖家携款跑路。
协商处理为宜的,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主张的,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处理,以维护你方合法权益最大化。
解决途径: 1. 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4. 根据与经营者签订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如果消费者使用了过期产品,可以要求赔偿十倍金额。如果消费者没有食用直接退还,可以要求商家退还全额并支付十倍赔偿。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49条、第51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