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根据案件情况有权不让家属办理取保候审,这是合理的。 2、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错误追责依照《刑事诉讼法》...
1、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根据案件情况有权不让家属办理取保候审,这是合理的。 2、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错误追责依照《刑事诉讼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鉴于此,若公安机关对你实施了错误拘留,且有相关的证据能够证明,你可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同时也可要求公安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规定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六十五条等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1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514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