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直接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劳动促裁。 有几点需要注意: 1、必须说明,农民工与包工头之间是形成劳动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因为包工头的欠条说是欠“...
工资,是我们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勤劳劳动获取的劳动报酬,另外,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报酬请求权。那么,在实践中,当我们面临老板一直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我们非常关注,对于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的境遇也非常的同情,农民工一般而言与包工头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一旦发生欠薪行为,无法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拖欠薪酬来说,诉讼虽然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但是诉讼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相对较多,而且还有相当的诉讼费用的支出,所以对您来说并不是最经济的方式。对此,在证据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您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要求警方进行调解,或者您也可以向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求助,借助媒体的舆论压力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1、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自己的工资报酬。
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法律依据: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7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