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得转让的债权包括: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权利;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如果债权没有上述情况,债权人可以将债权...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而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况有: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如抚养费等; 2、当时双方同意不转让权利; 三、依法不得转让。
不得转让的债权如下: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主要是指合同是基于特定当事人的身份关系或对特定人资格和能力的信任而产生的债权。 (二)不得按当事人约定转让; 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排除债权人转让债权,以保证交易秩序的稳定,这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对权利转让作出特别约定,禁止债权人将权利转让给第三方。如果本协议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则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三)依法不得转让。 有关法律对债权转让作出禁止性规定的,应当遵守。
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形有: 1、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不作为的债权、因继承发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 2、为属于从权利的债权。 从权利随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开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比如保证债权为担保主债权而存在,若与主债权分离,其担保性质自然丧失,所以不得单独转让。 3、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对债权转让的禁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在合同订立之后另行约定,但必须在债权尚未转让之前作出,否则转让有效。第四种是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6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