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四)项和《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六)项的规定,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
员工涉嫌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被人民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已经明确指出,人民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不属于《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因此,对人民检察院根据该条规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四)项或《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项规定解除其劳动合同。 我们认为,这个复函是比较妥善的。
员工涉嫌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 根据《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情形包括: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针对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二、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员工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单位不能据此解除劳动合同。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因此,刑事强制措施并不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不能因为员工被刑事拘留或逮捕,就认定员工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进而辞退员工。 对于因犯罪情节轻微,依法由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员工,用人单位不能以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只有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才能确定员工是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从刑事拘留到刑事判决生效之前的各个阶段,员工仅仅是有犯罪的嫌疑,也有可能被认定无罪。并且,我国的刑事审判是两审终审制。所以,只要员工不服一审判决的结果并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就不发生效力,要经过二审生效判决或裁定认定,才能确切知晓员工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公司里的员工涉嫌刑事犯罪能解除劳动合同吗?可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用人单位应当注意的是必须是在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后方可解除,因此在时间应当以法院判决为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