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当具有以下几种情形时,可以减轻刑事责任: 一、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当具有以下几种情形时,可以减轻刑事责任: 一、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是指适用于法定刑以下的刑罚,仅限于主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分子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第二,犯罪分子虽然没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也可以判处法定最低刑以下的刑罚。
1、减轻刑事责任以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为前提。减轻刑事责任是在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确定之后加以考虑的问题,因而,其前提是有犯罪行为存在,并且应该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追究刑事责任。 2、减轻刑事责任是相对于同种犯罪依法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减轻。减轻刑事责任虽然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但减轻刑事责任的存在要以刑事责任的实际存在,即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为前提。减轻刑事责任是对同种犯罪应负的刑事责任的减轻。如15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后,要减轻刑事责任,这种减轻是相对于成年人无特定事由情况下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应负的刑事责任而言的,而非空泛的,无参照物的减轻。 3、减轻刑事责任是依法减轻。我国刑法虽未明确使用减轻刑事责任一词,但减轻刑事责任的内容则是法律明文加以规定的。因此,刑事责任不能任意减轻,而必须依据刑法中所规定的减轻刑事责任的情节。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5人已浏览
1,511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8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