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下列问题: 1、合同的认定问题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性质认定,原则上应当按照《民法典》的合同范围认定。 2、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犯罪行为...
合同诈骗罪疑难问题其中无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包括:虚构主体;签订合同后,故意注销、解散主体;卷款潜逃等。主体真实存在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下列问题: 1、合同的认定问题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性质认定,原则上应当按照《民法典》的合同范围认定。 2、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犯罪行为实施的当时,必须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经济合同,以欺骗手段,实施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应当是直接故意。《刑法》第七百一十六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刑事判决书的法律规定有被告人对第一审刑事判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发现第一审判决确有错误,也应当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刑事判决书,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
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考虑惩治犯罪的最大需要。虽然合同诈骗罪之“合同”渊源上为经济合同,但立法渊源不应影响刑法的目的解释。换言之,只要除利用经济合同外,还可能有利用其他“合同”进行诈骗且足以扰乱市场秩序,而在刑法上将之解释为合同诈骗罪又具有“可预测性”的,这些可利用的合同原则上都属于合同诈骗之“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632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