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欺诈行为的具体表...
情况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等旗号,有的引用产权式返租、电子商务、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等新概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房地产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土地管理法》第69条使用了“土地违法行为”、第66条使用了”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等表述。房地产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违反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行为;违反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行为;违反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行为;违反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行为;等等。有些违法行为同时违反几种法律规定,处理时须同时适用几种法律。比如,国务院1996年5月8日《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指出:“对滥占、闲置城市用地的,依照《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从严查处”。有可能违反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的主体也是多样的:一是与房地产事项相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例如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修建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此时,该村民、该企业即构成违法主体。二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例如非法批准占用土地、乱收费,以及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此时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即构成违法主体。三是其他违法主体。例如房地广行政主管部门之外的其他行政机关以出认人的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某公民阻碍土地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此时某行政机关、某公民即构成违法主体。
我国现行《商标法》采取概述的方式,将商标侵权行为分为五类,即: 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样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 2、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3、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5、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4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107人已浏览
6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