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保证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终止的情形:提起诉讼或仲裁、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仲裁保证期间的诉讼时效是不适用中断、中止、...
在保证期限内,由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双方当事人无法按时参与诉讼的,会出现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也就是说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暂时停止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制度。中止诉讼时效期间的事由有: 1、天灾、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 2、权利人处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而又无法定代理人; 3、其他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1、不可抗力。 2、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的。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具体如下: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6、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的; 6、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7、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8、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6人已浏览
797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