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是指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效要件,已成立的合同是否生效尚未确定,必须补正后方可生效。在一定期限内不...
无权处分的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具体情况。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未经追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个条文就明确了因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属于有效的合同,出卖人也就是无处分权人违约的,买受人能够根据该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善意相对方的利益。【注: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规定及合同效力】《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根据该条规定,无处分权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权利人不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没有取得处分权,合同就自始无效。而关于(合同标的的)物权是否变动,还需要看第三人是否发生善意取得,如果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第三人基于此制度取得物的所有权,权利人只能向无处分权人索赔。反之,则第三人不能取得所有权。据此,无论是否发生善意取得,权利人不追认,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无处分权人或者第三人如果违约,因合同无效,违约条款也无效,违约方就不能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仅能够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法》这一规定,对于善意相对方的保护不利。
1、权利人追认无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合同转为有效。 2、无处分权人取得了处分权,合同转为有效。 3、权利人未追认,行为人未取得处分权,而相对人是善意的,则相对人可取得所有权,此时行为人向权利人和相对人承担责任。
无权处分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合同是否具有效力要依据权利人是否追认而定的。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如果未经追认的,该合同是无效的,需要赔偿相对人的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83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